聊金融-徐正戎专栏 | 科创企业申请贷款,哪些错误不要犯

创建时间:2024-12-04 08:00

 

 

近日,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发改委、科技部、工信部、财政部、农业农村部、交通运输部、国务院国资委和金融监管总局召开会议,加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政策落实。在国家不断地政策加持下,仍然有大量优质的科创型企业面临贷款申请难的问题。

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,通过分析曾经服务过的大量企业的实际案例,总结出以下5点常见问题,以供校友企业家们对照参考。

 

01 财税管理缺乏专业度
 

 

很多创业者对财税的认知度不够,觉得只要业务做得好,企业能赚钱就行,对财税工作往往不够重视,甚至有些创业者把财税工作简单外包给代账公司,自己做了甩手掌柜。

要知道现在已经进入金税4期的时代,任何税务上的问题不加重视都可能成为企业的灾难,千万不能等到贷款申请不下来时,再想着去补救,那时的成本将极为高昂。

因此,我们建议,企业家一定要重视财税工作,相关知识一定要自己学习,企业财税政策和理念必须掌握在企业家自己手里。当然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办,具体事务性工作可以交给财税专员或者外包给专业机构。


  •  
 
 
02 资金往来账目公私混用
 
 
 

创业初期企业如果出现资金紧张,企业家为了图省事,往往用自有资金甚至是以个人名义申请信用贷,用于企业运营,在这个过程中,这笔钱是属于股本金投资还是借款往往模糊不清,公账私账间频繁的资金往来没有财务规范,这样的账目会让信贷机构望而生畏。因此,企业家一定要有公私分明的意识,保护企业健康发展。

 
 
 
03 企业及个人信用管理缺失
 
 
 

不管是企业家个人还是企业本身,信用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需要每时每刻加以维护。企业的税款,员工的社保和公积金等等这些不能拖欠,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。

另一个常见错误是关于个人征信查询,企业家千万不要轻信网络上的各种贷款信息,被引导频繁查询征信,征信查询次数过多,银行等金融机构可能因此认为客户征信不良,增加贷款难度。

 
 
 
04 运营资金缺乏中长期规划
 
 
 
 

企业家在考虑贷款时候往往最关心的是贷款额度和利率,但其实贷款要素不仅仅涉及额度和利率,还有其他要素同样重要,比如审批难度、借贷期限、资金用途、还款要求和灵活度等等。而且不同银行在不同的时期,审批的尺度也是不一样的。

更高的额度或者更低的利率意味着信贷机构的审批会更加严格审慎,因此会有更多的补充条件,这就会影响贷款的申请进度,如果过分追求反而适得其反,耽误了时间还在其次,更严重的情况导致审批不通过就得不偿失了。

因此选择贷款产品时,不应仅由一个因素决定,而应根据企业的整体情况综合考量。

 
 
 

巴菲特说过:尊重常识!这是伯克希尔哈萨维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核心要素之一,我想经营企业也是一样。功夫在平时,企业家们尊重常识、践行常识,注重企业日常管理,维护企业信用水平,才能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。

 
 
 
 

Convenient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quick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reliable